你是在投资还是赌博?4个逆向思考,不让情绪刺激误导你的投资

巴菲特说“投资真正的敌人,是情绪刺激带来的心理偏误和错误行为,”有太多诱惑与压力会让人基于人性做出傻事。而有哪些“傻事”可以避免?《Cheers》杂志专访台湾大学财务金融学系副教授陈彦行,分享财务规划时须谨记的4个不当行为。

你是投资还是赌博?

不要情人眼里出西施
所有物有其价值,但人往往会高估

人生总有几段难忘的恋情,股票也是——尤其是你已经持有在手上的。然而,若因此爱上投资标的,舍不得卖,你可能会因为“禀赋效应”(Endowment Effect)错失投资判断的最佳时机。禀赋效应是指对于自己所拥有事物的评价,会高于你没有这项事物时。

例如,当股价应获利出清,你相信价格还会更高而错失时机;当公司基本面出现问题,应认赔杀出时,却期盼有天能起死回生。又例如HTC手机当道时,宏达电股价一飞冲天;即使之后股价大幅下跌,跌势不停,仍有分析师相信奇迹终会出现,只是还没发生。

解决办法:建立并且遵守量化的投资纪律,同时多方参考正反意见,而不是一味寻找支持自己的论点。

不要守株待兔
相信经验带来的预期,但不一定准确

你是否有过这个念头:“这个创意怎么没人想过?”“这家公司股价这么低,一定能靠这档翻身。”这时你就要当心,可能陷入“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Effect)的泥淖。在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理查‧塞勒(Richard Thaler)眼中,过度自信是投资人最常犯的错误。在投资上,人们往往高估自己对公司前景预测的准确度,如果上一次成功获利,下一次进场时就会更相信自己的判断,也更勇于承担风险。

但事实上,前次交易的成功不一定能复制,且风险我们也不一定承受得起。除此之外,过度自信也可能提高孤注一掷,把鸡蛋全放在篮子里的意愿。

解决办法:以月、季、年度定期规律检视投资标的成效,并记录随时修正的做法,不要老想著重复过去的成功经验。

你是理财还是消费?

别掉入“鬼话”陷阱
理专有业绩压力,但不应该由你承担

“愈是看不懂、听不懂,就愈有价值,”杜克大学心理学与行为经济学教授丹‧艾瑞利这句话,点出许多人们在投资或消费上的谬误。

从“回馈”、“绿色”、“共享”,各种文字魔法让消费者更心安理得,却也因此忽略背后风险。

在投资上也是如此,以台湾投资人最爱的高收益债基金为例,“高收益”听起来很美妙,但实情是这些公司经营风险较高,违约可能性较大,又称“垃圾债”。

解决办法:买产品不要只依赖销售文案,尤其是理财商品,则是要更进一步研究,剥开话术陷阱,比较条约与门槛。

选择多不一定好
“好划算”的选择,未必是你要的

所谓“诱饵效应”(Decoy Effect),就是人们评估两样不相上下的选择时,如果引入第三方,将使得某个旧选项更有吸引力。换句话说,由于人们习惯选择“更划算的事物”,在二选一时原本不会选择的项目,因与第三方相比,浮现“较划算”的感觉而选了它。

打个比方,如果只有海绵蛋糕(50元)和提拉米苏(70元)2种选择,海绵蛋糕会卖得很好;若店家推出巧克力蛋糕(100元),那中间价位的提拉米苏销量将会提升。

解决办法:不要单纯以“划算”为考量,而是知道你想要什么,才能得到你真正想要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