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对位置、充分授权,B类员工也能成为A类

每个主管都想组一支A类队,似乎这样就能百战百胜,业绩滚滚而来。但全部都是A类的明星队,真的好吗?健全的团队其实少不了B类成员,因为他们任劳任怨,只是表面上不够亮眼。如果主管能厘清方向,适时给予授权,他们未来说不定就会变成A类。

读完这篇文章,你可以学到什么:

  • A、B、C选才法是什么?为何要将员工分成A类、B类?
  • 不是只有A类才是人才,B类对公司一样重要,他们乐于帮助其他人,更能助于企业实践愿景。
  • 如何让B类员工保持动能、活力是主管的必修课,《Cheers》汇整出4点建议。

企业经常将员工分成A类、B类、C咖3种。最早提出“ABC选才法”的奇异(GE)前董事长杰克‧威尔许(Jack Welch)主张,公司或团队里的人才应该呈现常态分布:

领先的20%的员工属于A类,特点是有活力、有干劲;

中间的70%是B类,归类为中坚骨干,且有潜力成为A类;

最后的10%属于C类,通常是主管希望换掉的目标。

A类好?还是B类好?

当然,很多管理顾问都强调,好的领导就是让团队里都是A类,B类或C咖尽早汰换,团队才能避免“一窝不如一窝”的困境(B-players hire C-Players)。

但稍等一下。A类员工确实能力优秀、活力十足,然而《哈佛商业评论》、《Forbes》访问到的专家却也指出,A类往往自我中心,不顾调度,有时惹了麻烦还不愿认错。主管一味放任A类,最后可会让团队士气瓦解。

主管眼中的B类,虽然动能稍弱,往往到了最后死线才交案,交出来的成绩也是普普通通,但是他们并非无药可救的C咖。

很多专家都说,如果主管适时推他们一把,甚至一开始就给足够的授权,这些B类往往能够提出更为周延的提案,可行度也比A类的更高。

事实上,Google的“亚里斯多德计画”(Project  Aristotle)就已发现,适当搭配A类与B类,能够让团队的整体效能更好,计画成功率更高。

正如Google内部文件〈re:work Project  Aristotle〉中所强调的,Google相信,团队合作比单打独斗能成就的事业更大,这也是哲学家亚里斯多德的初衷。

企管学者、顾问里兹‧季斯里克(Liz Kislik)在为《哈佛商业评论》撰写的专文中也举例,当企业面临危机转型时,帮了最大忙的,往往是原本最不起眼的人。

当然,B类员工有变成A类的潜力,但在那之前,主管该怎么做,才能让B类学得更快、成长更好,且在他们现在的位置上发光发热?《Cheers》杂志整理《哈佛商业评论》、《Forbes》与其他媒体的评论后,提出4个思考方向:

了解并运用员工的专长

身为主管,必须先坚持自己与企业的核心价值,然后才能为团队创造出特有的“化学反应”(The right kind of chemistry)。

因此,专家建议是,在调度人力前,先确定自己知道每个人的个性与专长,并了解他们各自的痛处、偏好与对待工作的态度。假设这位成员就是天生内向,就不要硬逼他当联络窗口。

季斯里克说,她的个案有个强势的主管,只要是她认定的A类,就大力奖赏,B类永无翻身之日。最后B类陆续离开,A类因为没有后勤支援,错误连连,也纷纷出走。最后,反倒是回流的B类帮了她大忙。

经营策略顾问公司“Working Excellence”的创办人吉姆‧肯纳费克(Jim Kenefick)说,营业额100万元的公司 ,他们的A类很可能只是5,000万元公司的B类。因此,主管不要太执著于眼前的成就,应该思考每个人最适合的任务与目标,让员工一起成长。

《Forbes》指出,主管归类为B类的人,很可能只是摆错位子;C咖的欠缺热情,也很可能只是入错行。所以,虽然很多管理专家都宣称,“铲除C咖才是企业存活之道”,但“铲除”不必是“开除”,身为主管反而应该发掘C咖的真正兴趣,进而帮助他转行。

季斯里克则举了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她的一名客户是个中阶主管,但非常讨厌内斗,因此申请平调到另一个人数更少的部门后,反而因为成员和睦、工作气氛佳,而比先前表现的更好。

隐形人才,深思B类的贡献

印度的人力资源平台People Matters强调,面对各种各样的成员,主管不应该只以单一标准衡量谁是A类、谁是B类。传统的绩效指标不见得就是全貌,因为有些成员能够准时到班、全程参与,对计画的贡献不见得就比较少。

季斯里克说,她的一位客户是高阶主管,当时他的中阶主管离职,但是他的预算有限,最后只能找到一位到职很久的B类代理。然而,直到“B类代理”退休后,客户才发现“B类先生”的真正价值。

看起来就是每天上班下班的B类先生,事实上默默地担任上层与基层的枢纽,几乎每个计画都能顺利完成。只是,因为B类先生一直对外说他不够格,所以其他高层也没放在心上,直到这位B类先生退休、真的要换人接替时才赫然发现,根本无人能接。

破除成见,创造新领袖

在企管专家眼中,A类与B类的最大差别之一,就是主动积极。A类不待命令就会先行动手,但B类会等上级主管下令,才开始动作。

但这不代表所谓的“B类”,工作能力就真的比较差,而是他们需要获得许可,因此适时,甚至一开始就授权,B类也能发挥A类的效能。

季斯里克的一位客户是中阶主管,个性内向、不喜声张,换了上层主管后,新主管迟迟不下令,让她相当困扰。季斯里克最后建议客户,反向思考假设自己收到许可必须执行,结果她很快就拟好完善的草案,主动向新主管提案后,最后主管也同意了。

因此,正如人力资源平台People Matters所强调的,身为主管,不管是中高低阶或大老板,都应该致力于营造一个心理安定的工作生态,只有在安心、放心的状态下,部属才能发挥最大潜能。

一心想要A类的主管,很容易以“你还没准备好”,拒绝把工作交付给他心目中的B类。就算万不得已把案子交出去,要是失败,还会冒出“事后诸葛”般的评论:“谁谁谁可以,为何你不能?”

先克服自己的成见,绝对是主管学的第一堂课

知名管理学者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说过:“真正的领袖不在乎增加追随者,因为他们更重视创造新领袖”(True leaders don't create followers. They create more leaders.)。

因此,要当个好主管,除了要能适才适用,让A类、B类都能上战场,还要能适时发掘潜力,让A类变成A+,B类变成A类。每个人都能不断成长之馀,一旦团队面临危机,也才不会自乱阵脚。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