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位思考为什么这么重要?学会“换位思考”职场大加分

全世界都在讨论的新人才软技能:换位思考,你具备这项能力了吗?

你知道吗?21世纪的现在,除了创新思维及解决问题等能力,已是全球普及的人才培育共识之外,近年有愈来愈多国家,纷纷开始教孩子如何“换位思考”。

比如丹麦就是全球首创教孩子“换位思考”的国家,从1993年起,丹麦便针对国内6~16岁学生,进行每周一小时的同理心教育,造就出世界上最快乐的国家民族。

近年加拿大也推动一项名为“同理心生根计画”的教育改革,借由让国中小每班学生共同“认养”一名婴儿,来大幅减少校园霸凌,并改善学生和家长间的互动关系,甚至连学生的学业表现,都比以往更佳。

这项计画现在更进一步推广到英国、纽西兰等国家,约有逾50万名学生因而受到启发。这些学生在教室里习得同理心后,日后走出教室,无论去到什么样的工作环境,都能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人顺畅沟通。

究竟“换位思考”的魔力何在?为何全世界纷纷群起效尤?

iphone、高龄用冰箱的诞生,都归功于“换位思考”

其实,举凡商业、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要能在其中脱颖而出,都不可缺少这项能力。

举例来说,苹果推出的智慧型手机iPhone诞生迄今超过10年了,没人会否认这个产品问世后,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要说它代表了一个新的时代也不为过。

而iPhone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它的人性化操作设计。而造就这项成功的关键,其实就是设计者与开发商都能够“换位思考”。就是因为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做设计,才能兼顾美感、市场独创性,并回应庞大消费者的高度需求。

要说到换位思考造就商业成功,还有另一个故事。

曾在纽约知名公司雷蒙德‧洛威(这家公司曾设计出可口可乐的曲线瓶身)担任产品设计师的摩尔(Patricia Moore),大学刚毕业就入行。某次在会议上,所有人针对新型冰箱进行脑力激荡时,她满是期待地问了一个问题:“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个让患有关节炎的人也能轻易打开的冰箱?”

未料,她抛出问题后,上司却冷漠回答:“我们不为那些人设计。”这一番话,让摩尔深感公司不懂得换位思考的价值,气得决定开启一项同理心的实验。

为了实际体会长者的生活,她找来专业化妆师,在脸上涂了好几层乳胶,不但让自己看起来就像个苍老而满脸皱纹的85岁老太太,更戴起厚重眼镜体验老花眼、并用耳塞模拟重听,在手脚上都用绷带及夹板加工,让自己真的行动不便,必须靠拐杖助行。

她走上大街,发现老人家在生活中处处遭遇不便,包括搭地铁时,必须冒险爬著陡峭的阶梯,还得在拥挤的公车上,设法让自己不跌倒,就连试著打开冰箱的门,也相当费力。

经过多年实验,带回一身经验后,摩尔开始从全新的角度发想,最后推出一系列适合老年人使用的创新商品。她设计出的产品,使用者年龄可以涵盖5〜85岁,之后,她甚至成为老人学专家,并且成功游说国会通过《美国残疾人法》。

这些成功创业的例子,都有一个最大的共通点──他们的不凡之处,不是在于提出多么前瞻的点子、或拥有丰厚的权势与资源,而是懂得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需求,并做出与之对应的行动或改变。

换位思考能发挥同理心,企业组织成员更紧密

而具备换位思考的能力,不仅有机会为个人带来事业上的成功,更是企业组织在营运时,相当重要的关键组件。

曾经在Twitter、SoundCloud、Amazon和Nokia担任过工程师管理职的亚历山大‧格罗斯(Alexander Grosse)和戴维‧洛夫特尼斯(David Loftesness)指出,他们参与过许多新创公司的急速成长期,发现不少企业的失败,不是因为缺乏创新能力,而是少了“同理心”。

他们进一步解释,一个组织中的所有成员,假使没有同理心,不懂得换位思考,不但容易产生派系,甚至会让整个部门或团队,都没办法高效率合作。即使领导者提出再多优秀的创新想法,也很难达成目标。

因此他们认为,企业组织都应培养员工换位思考的能力,一旦员工可以跳脱出自己的小框框,愿意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综观全局,就有机会在团队中发挥更高的价值,提升公司的胜率。

主管也要换位思考:主动回应员工,降低团队焦虑、提升即战力

曾在全球各大品牌教导沟通表达与简报技巧的杜尔特公司(Duarte, Inc.)策略长帕蒂‧桑契丝(Patti Sanchez)则提出,领导人具备同理、换位思考的能力,更有助于带领团队大步前行。

她指出,公司曾对200多位知名企业的高阶主管进行调查,近7成受访者表示,目前正在推动组织变革。但其中却有5成的主管坦承,他们并没有充分考虑团队成员对这项变革的感受。

桑契丝认为,处在转型过渡期,主管当然必须朝目标前进,但也不能忽略员工的担忧。

她举例,当员工间在讨论人力流动时,多半是出于担心工作不保。这时,主管应该在公开会议中,直接承认事实,同时辅以数据,让员工知道,变动的评估依据是工作绩效,并说明人资部门将加快招募流程,减轻大家的业务与心理负担。

桑契丝表示,当主管直接、正面地回答员工心中的担忧时,有助于建立员工对于自己的信任度,也会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愿意付出更多心力在工作上。

掌握个3步骤、6重点,培养换位思考力

既然换位思考有众多好处,那么,究竟该如何做到?可以掌握哪些技巧?

商业思维学院院长暨创办人游舒帆在他的部落格上分享,要培养同理心与换位思考能力时,可以掌握3个步骤。

步骤1:培养倾听的软技能。包括练习在跟他人交流时,适当地提问、认真感受、不马上批评等,都是在培养换位思考能力时,可以先掌握的技巧。

步骤2:累积经验。他认为,当自己跟他人有相同的经验时,往往会比较容易理解对方的处境,也更具有同理心。好比在一间公司里,同部门的人通常较少吵架,同样职能的人,也较少有冲突,就是因为彼此的工作经验相似,在碰到困难时,通常比较能互相包容。

步骤3:拓展知识。他指出,当自己具备跟对方沟通的共同知识时,通常在互动上会比较顺利。在公司里,面对不同职能或是部门的同事,如果能够懂一些对方的工作内容,就比较能理解他之所以提出某些需求背后的原因。

长期从事各大企业人力训练及担任顾问的丞鑫企业管理顾问公司创办人林圣修,也在104人力银行平台上指出,换位思考有助于迅速了解客户,更有机会谈成生意。他归纳出可掌握的6个重点:

  • 1.奠定谈话主题:先厘清主题,双方对谈话会比较有方向,这时就可以掌握接下来讨论的内容,要如何呈现与构思。
  • 2.真实表达:说真话是一种释出善意的行为,通常说真话之后,对方会愿意花更多时间倾听你的想法。
  • 3.摸清对方风格:可以从行为上来观察对方的行事风格,是属于比较急躁?谨慎仔细?或是在意互动的温度?再决定相对应的沟通模式。
  • 4.转变自己风格:掌握对方的风格后,可以稍微调整自己说话的顺序跟互动。这不是要改变自己的个性,而是透过改变沟通模式,让对方更投入其中。比如对方喜欢听重点,你就要省略细节,让他愿意多听一些。
  • 5.持续对焦:对方想听的,以及自己想表达的,要在同一个平面上,确认双方都有收获或共识。
  • 6.观察调整:慢慢对焦后,还要不断地调整,把重点放在对方最重视的部分,让他愿意进一步合作。

上述案例皆发生在工作职场,但事实上,换位思考的能力,不局限于应用在工作场合,套用在日常生活,也是一项相当实用的技能。

例如近期讨论正夯的NetFlix美剧〈后翼弃兵〉,讲的就是下棋者如何透过换位思考,来抢先一步突破敌手的布局。

在生活中,能够应用换位思考的技巧,不只是棋下的漂亮,通常也能说得一口好话。

思维方法及学习策略专家、“策略师”品牌创始人叶修,便在他的著作《深度思维》一书中指出:“换位思维,一般是指思考、感受别人的内心所想,并以此为逻辑起点展开自己的推论和行动。”

他认为,换位思考是一门精深的学问,因为一般人习惯于处在自己的生活中,不习惯进入他人的生活。但透过练习,可以慢慢学会进入别人的视角,了解对方的想法,这时再适时回应,就容易建立起好的沟通方式。

无论在什么场景,都少不了人际间的互动,适时地“换位思考”绝对有其必要。能够从理解他人需求的角度,做出相对应的回馈,不但有助于彼此关系更紧密,也会让自己及组织更进一步!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