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天都认真工作,但却永远被工作追着跑…别再过“泛舟型”人生了!

每天被工作追着跑的你,是不是觉得忙完一个专案又紧接著下一个?此时此刻,好像每天都在瞎忙,看不到未来,渐渐对人生充满不安,不确定自己要什么?可以做什么?所谓的目标又是什么?试著使用“未来履历书”来设计短、中、长期目标吧。

读完这篇文章,你可以学到什么:

  • 一般人对于自己的职涯路径大可分成“泛舟型”及“登山型”。“泛舟”较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追求什么,于是选择追寻其他人的路径;而“登山”则能确立自己的目标,并付诸实际行动达成。
  • 要从“泛舟型”转变到“登山型”,最重要的关键是在每一件小事中,积极与不同领域的对象接触,去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和目标。
  • 当有了明确的目标后,可以设立“3年目标”、“5年目标”、“10年目标”,让自己的工作有意识的更深度进化。
用“未来履历书”引发你的“深度变化”

现在,你的人生是处于“登山”的阶段?还是“泛舟”的状态呢?“我每天都很认真工作,但好像永远都被工作追著跑,也找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过得浑浑噩噩的......”应该不少人都有这种感觉吧?

生涯设计论中,会将人的生涯分为“泛舟型”和“登山型”。

前者是指遵循一般的升迁管道,或者按照前辈的生涯路径,将生涯规画的自主权交给他人;后者是指犹如登山,自己选择“攻顶”的最佳路线与方式,确实掌握自己的未来发展。

特别是刚出社会的新鲜人,往往都处于“泛舟”的状态,因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追求的是什么,于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处于“泛舟”状态的你,即使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方向,仍然顺著水流,奋力前进吧?有时,会在途中认识各领域的朋友而产生戏剧性的转变,有机会发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和目标,甚至找到更深层的存在意义和使命。

换句话说,这代表你的生涯已经开始转为“登山型”了。因为人一旦知道具体的方向,就会迫不及待想展开行动。

那么,要如何改变现状呢?首先,必须主动让自己产生“深度变化”。

    “深度变化”是指,从“随波逐流,对未来迷惘”的“泛舟”状态,转变为“自己主动决定未来”的“登山”状态。

这里想先提醒大家一点:“登山”并不一定是转职,虽然对于许多工作者来说多半会存在这个选项,然而,转职不见得就代表你掌握生涯规画的自主权,因为没有经过“深度变化”的转职,之后通常也会遇到相同的烦恼。

所以本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协助读者在目前的工作中让自己产生“深度变化”。

产生“深度变化”后,再由自己选定一座山,并开始“攻顶”。这会让你做任何事情都更有计画、更有策略,也容易认识不同领域的人,学习更多的知识。你也会从目前的工作中找出乐趣和意义。

“未来履历书”就是要提供你具体的方法。赶快按照书中的做法,为自己设计“未来履历书”,引发“深度变化”吧!

“未来履历书”不但有助于你清楚掌握未来的发展,也能提升个人的市场价值。

用“未来履历书”订定自己的航行目标

每天被工作追著跑的你,是不是觉得忙完一个专案又紧接著下一个?此时此刻,好像每天都在瞎忙,看不到未来,渐渐对人生充满不安,不确定自己要什么?可以做什么?所谓的目标又是什么?

最近与刚出社会的年轻朋友分享时,QA时段中一定会出现这样的提问:“请问如何规画自己3年后、5年后或10年后的职涯呢?”

这个问题,其实呼应了刚出社会的我找工作时,在面试中最常被问到:“你想过3年后、5年后或10年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吗?”

每次准备这样的面试题目总令我百思不得其解,毕竟职涯都还没开始,就要思考结束;加上社会变迁如此快速,明年的我在哪里都不确定,又该如何回答这种虚无缥缈的假设性议题呢?

这个假设性问题在我的心中萦绕了一段时间,直到我读到这本《未来履历书》,才发现原来可以利用“昨日履历书”肯定真实的自己,再运用“今日履历书”定位自我价值观,来创造专属的“未来履历书”。

书中满载各式表单和问题,可以有效检验过去做过的事情与现在投入的时间,进而找出自己的定位;不仅能为自己设定3年后的目标,也可用10年为单位来思考长期目标。

看完这本书后,我实际盘点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数据分析、个人品牌、英语能力,也思考未来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以下分享我透过本书实作的“未来履历书”:

  • 白海策略:与其朝个人品牌这块红海发展,我更想努力精进分析数据的能力。
  • 深度变化:我参考许多职场相关的Role Model,特别是偶像雪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影响我最深。
  • 3年后的目标:进到互联网企业从事数据分析的工作,同时研究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如何理解市场环境等。
  • 5年后的目标:晋升管理阶层,培养“团队领导力”,带领团队做市场规画
  • 10年后的目标:打造个人公司或微创业,活出自己的人生和态度;同时分享自己的经验,提携更多后辈。

我们总以为自己无法做到某些事情,但其实并不是我们无法,而是恐惧阻挡作梦的能力与低估自己的潜力。其实,有成就的人并非他们特别有才能,而是心中有愿景,并有极高的自我掌握度,同时愿意承担风险,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

我开始工作之后,才发现有“计画”很重要,更体会到“以终为始”,若心中没有蓝图,便容易迷失方向。有了目标与方向,即使不能百分之百预测未来,但在航行的途中也不至于恍惚不定。

作者分享一句让我十分有感的话:

    “要记住,答案绝对在你的心中。”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