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物一堆难丢弃? 7个方法助患者改善囤积症

在汉人的习俗里,储蓄是一种美德。存多点钱,代表你节俭不浪费。但是如果家中净是存放著已经用不到的东西,如旧书、旧衣、旧包包、旧电器等,甚至还会到外头捡一些旁人眼中的垃圾当作宝,也许我们就应该当心,亲友可能罹患了囤积症(Hoarding disorder,又称储物症)。以英文来说,这个病名直译为“储存异常”。而在中国大陆则昵称为“松鼠病”或是“松鼠症”,典故来自于小松鼠囤积松果的习性。

囤积症的定义

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于 2013 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中(简称 DSM-5),特别把囤积症定义为精神疾病,并有以下特点:

  • 患者难以丢弃囤积物,就算那些东西已经不值几个钱,甚至在别人眼中是破铜烂铁,患者也想留下。
  • 囤积行为是来自于患者自己觉得需要收藏,若丢弃了囤积物,则会感到难舍难分的痛苦。
  • 患者的起居空间因为囤积物变得凌乱不堪、动线受阻,影响到生活品质。要第三方(家人、家事服务团队等)介入才能清空。
  • 囤积的习惯影响到了患者的人际交往、工作等其他范畴的发展。
  • 囤积的习惯并非由生理疾病(诸如脑血管疾病等)所造成。
  • 囤积的习惯并非是精神疾病(诸如思觉失调症等)的症状。

由此可看出美国精神医学学会把囤积症独立出来讨论,也代表越来越多的人正视这个议题。DSM-5 也建议把“过度收购”(Excessive acquisition,即是:就算家里没空间放了,而且其实用不到,仍然要买)的行径列入囤积症的指标之一。

如何协助罹患囤积症的亲友
1.教育自己

对于旁观者来说,囤积的行径简直毫无道理可言。但若我们真想要帮忙,先改变自己的想法与观点也许比改变对方更有效率。你可以从阅读相关书籍、网站开始,或者去请教心理谘商师、精神科医师。一旦更加认识囤积行为背后的恐惧、焦虑、孤寂等情绪后,也许我们能够怀著同理心来支持囤积症的患者。

2.先别急著清空囤积物

约有 5% 的人口罹患囤积症,但是其中只有 15% 的患者自觉囤物的习惯是“有问题的”。所以若一开始若急著用强硬的方式把杂物清空,只会让破坏双方的关系,对方也会因为看到心爱的物品搬离而内心受创,无法真正解决潜在的问题。

3.别强化囤积行为

我们无法马上让对方戒除囤积的习惯,但你可以不用“火上加油”。举例来说:如果你的姊姊有囤衣服的习惯,她的生日就别再送一套洋装当礼物了。

4.珍惜小小的进步

陪伴亲友面对囤积症需要非常大的耐心,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他们有多年的囤积习惯,更有多年的杂物要清理。也许这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工夫才能完全整理干净。若是亲友无法从这个冗长的过程中看见自己的进步,他们也很容易放弃。所以就算是丢了一只破碗,或是忍住不花钱乱买东西,都非常值得庆祝与鼓励,千万别吝于赞美。

5.寻求居家清洁服务

要清理一个被杂物堆满的家,其实非常耗费心力。就像搬家一样,一开始我们要分门别类,让亲友慢慢花时间跟喜爱的物品告别。但是在这个有如“长期抗战”的过程中,若因此疲惫不堪,也无须逞强,可以考虑请专业的居家清洁服务团队来帮忙。在照顾患有囤积症的亲友时,也别忘了要照顾自己。

6.要丢让他们自己丢

帮助亲友为囤积物分门别类固然帮助很大,但是替他们清扫干净不见得有益。我们不可能强迫他们照我们的话,把家里收得一尘不染,他们最终还是要学习独立做出决定,不然囤积的梦魇又可能会再度重演。

7.寻求专业帮助

要找医师人员,或是收纳专家来帮忙其实蛮吓人的,因为这代表了要正视这个议题,并承认囤积已造成诸多不便,不著手处理不行了。但其实要找到适合的资源也没那么容易,所以千万别强迫对方参与特定的疗程,而是应该陪伴亲友选择他最安心的方法“被介入”才是。

在普通的住宅区,我们其实三不五时就能发现有些居家一楼的门口堆满了杂物,里头也被其他东西塞得看不到底了。以前总以为这些人在做回收,现在才知道这“案情不单纯”。

囤积症其实很常见,我们身旁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亲友。特别是经历过物质贫乏年代的长辈,无法放下储物的思维,总是觉得“以后会用到”,所以连一针一线都舍不得丢弃,加上这几年在年轻一代的圈子里兴起“断、舍、离”的概念,反而容易造成世代的冲击。无论这些囤物的亲友是否决定要踏上清理的逞成,真诚地关心与了解他们,也许才是改变的开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