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不高就无法出人头地?只要有这六种特质,你就拥有“致胜品格”

根据大数据、心理学、行为科学研究,真正的成功人士,赢在“品格高度”!作者认为,品格的优势,人人都能得到,因此,他们提供测验量表,把24种品格优势分成六大类,帮你衡量自己的人格样貌,系统化打造专属自己的致胜品格。

一、传统定义的智力

研究智能的心理学家,将智能做出一般智能(个人智力的单一综合评量,以IQ来衡量)与具体智能子类别的区分。理由充分,大部分的人不会花时间,去思考自己的综合IQ。我们忙著利用它,无暇去关心它的具体价值;但是察觉智能的多元面向,或许能让我们了解,应该如何运用这些具体的才智能力,来解决问题。

美国心理学家罗勃.史坦柏格(Robert Sternberg)发现,综合智能可细分为三个子类别:分析、创造与实用,并将其理论称为“智力三元论”,每个人在这三个智力上各有优势与平衡。

分析智能,是分析、比较与评估的能力,有助于衡量问题。创造智能(creative intelligence),是在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时,引入创新与创意。而有了实用智能(practical intelligence),就可以应用智能中的分析与创造,来实践解决方案。

虽然有这三种智能,但多数人通常会比较擅长其中一种。例如,有些人是蛋头理论家(高分析智能),但却无法将绝佳的概念,化为实际用途;抑或无法想出有创意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不过,也有人在拿到绝佳计画和有创意的解决方案后,能发挥自己的实用智能来付诸实现。而霍德内完全展现了这三方面的智能,并且从自己的部属和当地的伊拉克人当中,找出能协助自己发挥实用智能,来推动计画运作的人物。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嘉纳(Howard Gardner),将智能分为八种类型:语文、逻辑数学、空间、音乐、肢体—动觉、人际、内省与自然观察。例如,大学教授或许十分擅长语文和逻辑数学智能,警察则善于人际智能,运动员则可能在肢体—动觉智能,胜过他人。而自然科学家达尔文(Charles Darwin)的自然观察智能,则超乎寻常,常能看出别人难以发现的生态模式。

在了解有关头脑的优势后,我们要表达的讯息很简单,传统IQ概念相当复杂,但我们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智力技巧型态。有些可能水准一般,但有些可能很杰出。想要充分利用头脑的优势,在学校、职场或社会,出人头地,就必须知道自己擅长的智能类型。优秀的领导在认清自己的智力优势和弱点后,便能打造一支能补足智能的团队,帮助整个团体迈向成功。

二、创造力

创造力能提供创新且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方式,有时又称“跳脱框架思维”,可以从不同视角看待事物,例如观察出物品的额外用途。

马修斯的父亲,就有这种本领。他买了一辆一九五○年分、价值五十美元的老旧雪佛兰汽车,给十六岁的儿子葛伦。有一天,葛伦开著车,油门踩到底时却卡住,马达以最高转速加速前进,幸好葛伦打到空档,开到路边,才避免酿成车祸,并将故障的车子推回家里的车道。

由于马修斯的父亲经历过经济大萧条,因此生性相当节俭,为了让车子再次上路,他需要一个暂时性的简便办法,来解决油门故障的问题。

他仔细检查车辆,发现原来是控制油门踏板的弹簧坏了。他笑了笑,突然跑去杂物间,拿出一个捕鼠夹,并将捕鼠夹固定在油门踏板上,于是汽车能再次运转、行驶了(至少撑一阵子)。事实上,能想出这种解决办法的人并不多,而这辆捕鼠夹汽车也早就不复存在,但它的传奇,却是创造力优势的见证。

心理学家对创造力和具备创造力的人,有了一些有趣的认识。有创意的人,使用扩散性思考(divergent thinking),意即对特定问题,产生多种解决方案的能力。已故喜剧演员乔纳森.温特斯(Jonathan Winters),曾在一个电视广播节目,进行一项他的例行桥段演出。有人丢给他一个常见的东西,接著他便滔滔不绝地说出这个东西的非典型用途,愈多愈好。对温特斯先生来说,一根码尺很快就成了钓竿、步枪,或者十几种其他东西,这对有创意的人来说,是很擅长的事。

有创造力的人,具备著相同的特定人格特质。他们往往具有高度的恒毅力,因此一旦专心投入解决问题,就不会轻易放弃。他们思想开明,不论种族、宗教或文化,都能接纳所有人。并且,激发他们创造力的动机,是来自于工作本身,而非外在奖赏,如金钱和名声。他们胸有成竹也能自我接纳,但缺点就是可能会野心勃勃、霸道,且有时候态度不好、对别人不耐烦。这类人大多会有高标准的父母,因此他们小小年纪,就能对其选定的领域展现热情;而大部分的人一路走来,也会有导师给予支持,并对他们发挥很大的影响力。

三、好奇求知

好奇求知的特质,是在探索新的想法与可能性中发现乐趣。按照你的兴趣广泛程度与日常行为,从直觉上大概就能了解自己的好奇求知程度。你喜欢只专注自己的事情(好奇心没那么高)?还是你喜爱阅读、体验新想法和活动?也许你没有太多艺术天分,却喜欢参观美术馆或欣赏艺术。或者你加入读书会,是因为你发现,讨论不同书籍、作者与体裁的想法,既有收获又充实。若你想要更有系统地评估好奇求知程度,可参考你的行动价值优势量表(VIA-IS)中,好奇求知的分数。你的好奇求知优势,相对于另外二十三种品格优势,是落在什么地方?

好奇求知与各式各样的正面结果有关。高度好奇的人,往往拥有较为积极正面的情绪和感觉。他们通常不会感到无聊,而且在工作、学校或消遣娱乐方面,喜欢更有挑战的事。此外,好奇求知也和复杂的决策有关,并且高度好奇的人,往往也会与他人形成更紧密、更有意义的关系。甚至,一项研究指出,在老年人样本当中,那些好奇心较高者的存活率,比好奇心低的人超出五年以上。

四、思想开明

思想开明的人,会倾听并思考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他们在做决定时,会运用缜密的判断力。他们会展现良好的批判性思考,面对相互矛盾的证据,他们不会坚持长久以来的信念,而是会改变想法,顺应新的资讯来调整态度与思维。

思想开明有个正面的结果。在各种认知测验的表现上,思想开明的学生胜过其他人,包括SAT。而保持思想开明的领导人,其所做的决定会比那些紧抱特定信念或意识形态的人来得好,甚至还会接纳与自己意见相反的人,并授权他们表达与领导人不同的想法。

思想开明会将五花八门的想法,都列入考虑,并因为能容许多样化的想法,而扩展了我们的理解力,变得更有同理心,也因此获得了更好的解决方式。相反地,思想狭隘的思维只能产生思想狭隘的解决办法,或许那些点子够用,但可能阻碍其他更好的想法。因此,容许多样化的思维,将带来更多的解决方案。

无法展现思想开明,将可能引起广泛性的影响。例如,有些人相信美国登陆月球,是一场精心骗局;还有人相信世界是平的。此外,已有确切的科学证据强烈证实全球气候正在变迁,但因为林林总总的原因,致使有些政治人物和其他人不太相信、也不理会这些证据。由于这是全球性的议题,因此各国必须联手建立国际协议,来解决这项难题。如果一个国家因要为大量排放温室气体负责而否认,并拒绝协改善这个全球性问题,那么人人都要遭殃。

你的思想有多开明?看看你的VIA-IS思想开明分数。或者回想自己的行为、态度与信仰。最好是问问亲近的朋友,是否认为你思想开明,并了解其原因。对于自己是否思想开明,我们要诚实以对,大部分的人或许在一些事情上思想开明,但面临到其他状况,却会抗拒改变;讽刺的是,思想不开明的人,大概不会听从这个建议。反过来说,如果你确实评估了自己的思想开明程度,这或许是个可依循的证据!

五、热爱学习

热爱学习的意思是指,无论是制式学习还是自学,都能从学习新技能与知识当中得到乐趣,可能是对特定主题或是在学习各式各样的新事物时,产生极大热情而激励我们深入研究,以累积更多的知识。在热爱学习的人身上,我们时时可见到,他们会兴奋地谈起读过的新书、正在上的课程,或是处理常见问题的新方法;他们比较喜欢积极学习,而不是从事像看电视这类消极的活动。

心理学家找出了许多与热爱学习相关的益处,其中包括对学习新事物有正面情绪、提高面对障碍时坚持不懈的能力、强化自主性、更好的问题解决策略与自我效能感[1]。而热爱学习的潜在核心,与总体幸福感有关,包括心理与生理。甚至,也有证据进一步显示,热爱学习可能有助于防止年龄相关的认知退化。

在热爱学习方面,你的表现如何?同样地,看看你的VIA-IS分数,再回想你的行为。你有参加过教育活动或参观美术馆,欣赏你有兴趣的艺术家作品吗?你有大量阅读吗?小说与非小说皆有?你会为学到新事物感到兴奋,并乐于和朋友一起讨论吗?这些都是对学习有热爱与热情的明确指标。

六、洞察力

洞察力等同于智慧。从许多方面来说,洞察力是其他头脑优势的产物,而创造力、好奇求知、思想开明与热爱学习,都是构成洞察力的原因;且洞察力不能一蹴可及,需要时间的累积,是持续且终身的过程。

一个人可能在特定领域有洞察力,其他部分则没有。以经验丰富的教师来说,可能深知良好教育,对自己与他人的意义,但缺乏对其他议题的洞见。虽然洞察力会随著经验的深度与广度成长,但并非必然,而是取决于其他品格优势,并有盘算反思何者重要的能力。洞察力和智能是两回事,不必是天才也能睿智英明,光有知识,并不等于有洞察力。

洞察力是从生活中,获取意义的基本条件。在面对似乎会引起焦虑的重大议题时,一位生物学家朋友反思道,“这些在一百万年后,根本无关紧要!”他是想开玩笑,但是能将个人的试炼与磨难放在更大的格局下观察,确实有助于处理日常生活中,伴随愤懑委屈所衍生的烦恼。

或许这是为什么心理学家会发现,年纪较大且有高度洞察力的成年人,其幸福感较高,尽管有健康、财务,与其他不如意的问题。究竟是顺利地变老、变成熟而累积洞察力,还是洞察力导致顺利地成熟,我们不得而知。但心理学家知道,洞察力和一个人终其一生的成功调适有正相关。

再次观察你的VIA-IS洞察力分数,自我反省对这个特质来说,特别重要。当突然遭遇挫折时,你能冷静地观察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吗?别人会征询你的建议吗?接著,想想最后这个问题。如果你年纪较大且经历丰富,从何时开始就有人会经常征询你的建议?新任助教的工作,可能大多和学生一起进行,但是随著时间过去,同事可能渐渐会向他或她寻求指引。

那么你的导师是谁?你大概不会只因对方在一项主题上知识渊博,就选他或她成为你的导师。如果想确认事实,通常在别的地方就能找到,只要滑鼠按个一、两下就好。然而,选择他或她作为导师,是因为能帮你更妥善地设想事情,并协助你发展出洞察重大议题的能力。因此,当其他人向你征询意见、观点与建议时,这就成为一个你是否具有洞察力的最佳指标。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